close
馬來西亞的華人,第一代來自廣東、福建省的頗多。
而廣東三大族群之一的客家民系,自然也在馬來西亞生根的不少。
所以客家菜色,在馬來西亞,也算普及。
當中的算盤子,是我記憶裡,一提到客家菜,就會想到的難忘之一。
不過不知為何,這道美味,卻不易在家裡的廚房以外吃到。
印象中,聽過那是因為它不易料理。
記憶裡,媽媽每次要準備它時也是一臉不易。
所以,愛吃它,卻少有吃到。
直到今年過年,人在台灣,因為太過想念,決定把它列入年夜飯菜單裡,縱然心裡並不確定是否能把它完美呈現在餐桌上。
出乎意料的,第一次料理,就大成功。
而且發覺,料理它其實不算太難。
先把芋頭切塊蒸熟壓成泥。
木薯粉以芋頭重量的1/2加入再加適量的鹽。
熱水徐徐添加直到可以揉成團狀然後再搓揉成一粒一粒的圓。
最後手指在每一粒可愛的它們身上捏一下成一顆顆算盤子的模樣(這就是為何叫“算盤子”的原因)。
熱水煮到浮在水面上再過冷水瀝乾添油免黏然後放涼。
熱鍋下油爆香蒜末香菇木耳和蝦米,加入泡香菇的水,再加入算盤子快炒。鹽、生抽、白胡椒調味。盛盤撒上葱花就完成了!
這樣的一盤口感滑爽入味又Q彈可做菜亦可做主食的盤中餐,可是過年過節的好佳餚。
珠圓玉潤象徵團團圓圓。
一顆顆算盤上的算珠模樣又意涵新的一年都有錢算。也祈盼来年更加精打细算,可以掙很多錢。
而我,開心吃它,只為,圓了自己想吃它的懷念。:-)
註:客家算盤子 = Hakka Yam Abacus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