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Otak-otak(烏達),大腦裡溫暖  

"Otak",馬來文。華文=“大腦”。

一種食物,叫Otak-otak(烏達),華文=很多大腦,你會怎麼想它?

如果我告訴你,它,是馬來西亞南部的熱門小吃,尤以一個叫“麻坡”的城市出產的,最為出名。你想像中,它的味道,又會是怎樣的呢?

如果我再告訴你,它是用一種容易弄爛的主要食材、磨碎後加入辣椒干、南姜、椰漿、蒜頭、薯粉、香料及咖喱粉等攪拌好,放進冰箱冰一至二小時讓其凝固。然後全程人手把它們用亞答葉包起來。要吃時,在炭火上烘烤。當聞到陣陣香味時,就是它剛剛熟成,美味的時刻(不吃辣的你,它也有不辣口味可以讓你享用),你是否願意嘗試看它?


謎底揭曉。

那主要材料,是魚肉(普遍上是馬鮫魚或黃鰻魚)。之所以會被叫"Otak"是因為製作它時,餡料全混合在一起的樣子,看似“腦”,所以稱它為"Otak"(烏達)。:-)


不清楚它是在什麼年代誕生(google 也 google 不到)。只知道在有記憶的時候,它,就是我喜愛的食物之一。一支RM0.50~RM0.60(台幣大約NT5~NT6)。味道鮮甜帶著微微的辛辣,單吃開心,配飯可以多吃幾口飯。

有人說它是馬來人的食物。但是,我的記憶裡,賣它的,華人居多。早期只有魚肉。後來漸漸的加入了蝦、蘇冬(Sotong)、螃蟹等。而且,除了就這麼把它吃入口,它還被用做麵包的餡料,如熱狗般,做成Otak-Otak Buns(烏達麵包)。

它被售賣的方式也有些特別。以麻坡或一些柔佛州城市來說,麵檔,肉骨茶店,茶餐室等等,都可以看到它的踪影。你不用特別去點它,它就會很自然的已經在座位上靜待、或是被自動送到座位來。要吃它,就拿起來吃,事後,店家會點算吃了的支數結帳。不想吃它,就讓它靜靜的扮演陪伴的角色就好。:-)


回憶裡突然出現了一個連自己都不記得已經把它遺忘的畫面。
一位老婆婆,臉上爬滿了歲月的痕跡,騎著單車,車後載著一個竹籃子。一路叫賣。
小時候家境不富裕,但媽媽卻總會偶而把她喚停,買個幾支給我們姐妹配飯吃。
當初小,雖然有些疑惑媽媽的“特別對待”,但也沒特別去追問,因為只要有得吃,就好開心了。
直到好一陣子沒有聽到老婆婆的叫賣聲,問了媽媽。媽媽說,她老了,不在了。
那時,我好像突然有些長大,也有些明白,為什麼媽媽在我們家那個不太好的環境下,仍然要獻出的溫暖。

或許是這個原因吧。所以我對Otak-otak,有種好溫暖的記憶。。。。。。


*馬來西亞北部也有叫“Otak-otak”的食物,但,是娘惹式的,被稱為“鯉魚包(下次再分享)
*烏達起源於印尼,呈條狀,印尼人用香蕉葉將餡料包起來拿去烘烤。用淡水西刀魚製作,顏色灰白,並不怎麼辣,因此,當地人常沾著亞參辣醬或花生醬搭配食用。而馬來西亞麻坡烏達,支裝,用亞答葉來包餡料,配料因為用上了咖喱粉、辣椒干、南姜以及一些香料,所以呈紅橙色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味在大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